Print Friendly and PDF

用中国人的视野看意大利的风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山外山”

现代西方的建筑体系是否正在消解国家和民族建筑的多样性?基本构建是否能让我们回到建筑的本源?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基本法则?在2014年6月7日开幕的第14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希望探讨这些问题。

venice4

库哈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一百年以前,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建筑的区别还极为显著,而百年之后的今天,随着战争、政治、环境与社会的变迁,建筑的民族特色正逐渐被现代化浪潮所淹没。所有国家馆都将围绕同一个主题 Absorbing Modernity 1914-2014(吸收现代性),以各自的方式,共同叙述这个变迁的过程与其间的细节。” 库哈斯希望探索的是,“任何建筑师,无论何地、何时均须使用不可或缺的建筑元素(如门、窗、天花板等)”,以及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各个国家建筑的演变——曾经是特殊的、地区性的建筑艺术,趋同为全球性的建筑艺术,即“普通城市(Generic City)”。

山外山:中国人的自然法则

由学者姜珺担任总策展人的中国馆,与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几组建筑,设计和研究团队携手,提出中国人的自然法则“山外山”。

venice 3

“中国馆其实就是威尼斯军械库中一个室内的油库加上一个室外的处女花园——一个典型的西式的被一分为二的宅院。而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这种宅院二分法:引宅入院,引院入宅,两者交互,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第二,要破除‘房子是单体建筑’的概念,中国传统的建筑大都是建筑群,是以一组建筑形成的‘宅中有院’的建筑整体,所以我们将中国馆内的宅院设计成了‘多进院’;第三,要破除器物、建筑、城市、国家、天下之间的边界,通过将这一多重宅院逐级放大,使得‘家国天下’这几种尺度可以在威尼斯中国馆这一特殊语境内得以浓缩。在这个螺旋中,每一个层次都保持一个对外的方向,因而每一次尺度的放大都形成一种累进的气势,其实就是‘山外山’的气象。”。

此外,中国馆的团队设计了一种A5大小的打孔卡片,上面记载了研究者从这一百年(国家馆的主题为“1914-2014”)挑选出来的案例。五百余种案例卡,每种印数超过千张,以“堆山”的方式,铺陈在室内起伏的“凳板体系”之上,参观者可免费索取。而参观者对案例卡的兴趣差异将导致案例卡数量不断变化,其堆起的高度也不断变化。这个堆山的过程也是“山外山”的“分形聚落”的概念。随着展览时间的推移、活动主题的变化,这些可移动文献不断减少、补充、更换,这个“移山”的过程也昭示着空间格局中永恒的变动和生生不息的循环。

中国馆选取了三种材料构造方式来合作搭建一个整体。“一是美国人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的一套标准化的轻钢框架体系;二是一种作为分隔的绷带体系,原本用于服装上的松紧带,在进行防火处理后承担墙体作用,但又由于它的弹性使‘穿墙而过’成为可能,从而可能在一个看似承重墙体系的空间中创造了自由平面;三是一种用再生板构成的‘地板-家具’体系,这是一种将饮料铝塑包装盒回收处理后制成的回收板材,远看像一个刨花板,近看全都是碎片化的中文包装信息,这些板材被制成若干种不同尺寸与高度的模数化家具,我们把它叫作‘凳板’,既是地板,又是家具,又能通过叠石堆山成为人造景观。”“将西方的元素融入中国的格局,或者说重现变证丛生的现代化历程背后不变的传统意象,也可以被视为是另一种山外山。也许是一个房子背后的另一个房子,也可以是中国馆背后的意大利馆,重峦叠嶂、隔山相望,最重要的还是相互理解,相互补给,这是我们通过这个馆想要表达的含义。”姜珺这样说道。

中国馆内有一扇窗户,在此参展建筑师将凳板堆到了窗台高度,以至于窗台成为了了望远景的阳台。窗户面对的是一座意大利教堂,打开军械库的窗,借了一方意大利的景,用的却是中国的视野,这大约是对“山外山”最好的阐释。

 

 

 

 

 

Commenta con Facebook

leave a reply